奥斯特里茨 奥索维茨战役双方兵力
奥斯特里茨战役简介,奥斯特里茨战役的介绍,为什么说奥斯特里茨是拿破仑最经典的胜仗?历史上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怎样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凭什么断定:俄军会冲下普拉岑高地呢?被称为19世纪欧洲“三皇会战”的奥斯特利茨战役是怎么打的?
本文导航
奥索维茨战役双方兵力
奥斯特里茨战役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它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奥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
奥斯特里茨战争过程简介
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拿破仑二十六位元帅谁厉害
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
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1804年的欧洲,战争乌云密布。自1802年《亚眠和约》以来,英国和法国在西印度群岛、地中海和巴尔干冲突不断;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也在恶化。
1804年3月21日,波旁王室的安茹公爵被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处决,导致英国和俄罗斯对法国的不满最终爆发。
1805年4月,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和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圣彼得堡和约》,英国和俄罗斯结成新的反法同盟。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奥地利起初持观望态度。但1805年3月,已经成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波拿巴进一步加冕自己为意大利国王。此举激怒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
1805年7月,奥地利也加入了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
反法同盟的主攻方向是巴伐利亚。1805年8月底,马克·冯·莱贝里希将军和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将军分率奥地利和俄罗斯大军,向巴伐利亚的乌尔姆进逼。拿破仑迅速调遣部队,在乌尔姆包围了奥军,并在库图佐夫赶来增援之前,于10月20日迫使马克将军投降。库图佐夫闻讯仓皇撤退,缪拉亲王指挥法军乘胜追击,兵不血刃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开战至此,法军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战果辉煌。但整个战局得形势对于法国来说依然十分严峻。
乌尔姆大捷的第二天,英国皇家海军就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打败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确保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引起了巴黎的恐慌。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仅亡1350人,伤6940人,损失1面团旗。
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
1805年12月4日,弗朗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奥斯特里兹会战图
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
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仅亡1350人,伤6940人,损失1面团旗。
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
1805年12月4日,弗朗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1941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损失
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地利的奥斯特里茨(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奥斯特里茨战役在世界战争中都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它渗透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也是拿破仑·波拿巴在其军事生涯取得的最光辉的胜利,其用兵无论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方面,都是无懈可击的,而其反击的时机也选择得恰到好处。
拿破仑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战略形势,清楚地意识到,法军当前最大的危险是面临着俄奥普三国军队的联合攻击;俄军是反法联盟中最重要支柱。必须在普鲁士参战前击败俄军,才能使法军从根本上扭转危险的战略局面。
当时拿破仑如果不能迅速击破面前的俄奥联军,时间一久等普鲁士集结完军队加入反法同盟对法宣战,到那时法军就被动了。普军一旦南下,则远征奥地利的法军主力就将失去撤回本土的退路。
拿破仑的得意之笔就是向联军示弱,撤出普拉岭高地,法军的防线自然被拉长了,有利于俄奥联军展开优势兵力。
法军放弃了普拉岑高地后,俄奥联军内部的主战派沸腾了,一时之间,联军像炸锅了一样,拿破仑怂了!拿破仑怂了!
其实,联军根本没看出拿破仑采取的兵不厌诈的谋略,故意示弱。生怕敌军不还手的拿破仑豁出去了自己的老脸,派人请求和谈,还当着俄奥联军使者的面演戏演了个全套。
因此,拿破仑的一切行动,都是紧紧围绕追击俄军,尽快与其主力决战这个总意图来实施的。而俄奥联军则昧于大势,缺乏等待时机的耐心,片面地认为自己兵力数量上占有优势,错误判断法军怯战,其作战计划都是以法军已经基本上失去了进攻能力,不久就将撤退为基点,误入拿破仑的圈套,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奥索维茨战役伤亡
“三皇会战”因欧洲三个大国的皇帝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西斯二世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全部亲临战场得名,发生于1805年12月的奥斯特里茨村。
1805年7月,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10月法军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战败。乌尔姆战役后,法军长驱直入,于11月13日攻下维也纳,然后北上进击俄奥联军。当时,俄奥两国主力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西斯二世的直接督阵下,集聚在普拉岑平原一带。
11月21日,拿破仑率领麾下大将缪拉、拉纳和苏尔特三军进驻奥斯特里茨,并诱使敌军在此进行了决战。为此,他放出一系列烟雾弹使得敌人相信此时此地的拿破仑军队较弱,并主动暴露右翼在联军面前吸引其进攻。联军方面除俄国库图佐夫将军之外都被拿破仑的诱敌之计迷惑,作战计划正中拿破仑下怀。
12月2日即拿破仑加冕一周年之日,法军以65000人对阵87000人的俄奥联军,拿破仑以分割联军、各个击破和分批投入己方新力量的计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联军死伤、被俘者达 35000万人,而法军损失还不足4000人。联军的大炮、辎重也尽归法军。
12月26日法奥签订普列斯堡和约,奥地利承认法国对意大利的占领,将威尼斯、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割让给由拿破仑本人任国王,其继子欧仁·博阿尔内任副王的意大利王国,又将斯瓦比亚、提罗尔分别割让给了法国附庸符腾堡和巴伐利亚,还要向法国大量赔款。俄军逃回本国,奥地利割地赔款,第三次反法同盟实际上已瓦解,并直接导致存在了约9个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于次年的实际解体。由拿破仑统治的、远远超出本国疆域的大帝国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