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故居 无锡八大古镇分别在哪里
谁能给我一些名人故居的文章,有没有介绍无锡名人故居的详细资料啊,潘汉年故居在哪里?潘汉年故居的介绍,潘汉年故居的故居简介,潘汉年故居的人物简介。
本文导航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名人故居
徐霞客故居 许叔微故居
顾宪成故居 薛福成故居
华蘅芳故居 徐建寅故居
刘氏兄弟故居 荣氏兄弟故居
徐悲鸿故居 阿炳故居
张闻天旧居 秦邦宪故居
陆定一故居 潘汉年故居
唐文治旧居 周培源祖居
钱钟书故居 王昆仑故居
顾毓琇故居
http://www.wxrb.com/rjxz/wxsc/wxll.ht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2877673.html?si=2
徐建寅故居
徐建寅故居,在位于无锡市郊区山北乡会西村杨 巷25号,建于清光绪年间。 徐建寅(1845-1901年),字仲虎,无锡人,我国著名科学家徐寿之子,近代兵器工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湖北枪炮厂任督办时,因试制火药失事身亡。有《造船全书》、《兵法新书》等著作传世。其故居现存二层楼房一幢,硬山顶,面阔三间9.6米,进深八架10.7米,高7.2米。屋顶原装有避雷针,现已拆毁。1994年1月24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阿炳故居
阿炳故居,在无锡旧城区的中心,今图书馆路30号,保护范围包括今图书馆路24号至30号以及42号至50号。(崇安寺里)
阿炳(1893-1950) 无锡人,从小随父亲华清和在无锡著名道馆洞虚宫中的雷尊殿当道士,法名华彦钧。因中年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间音乐家,他一生正直、爱国,不畏权势,酷爱民族器乐,精通江南丝竹,在演奏技巧和乐曲创作方面都有根深的造诣所作乐曲甚多,因抢救较晚,仅录下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独奏曲《龙船》、《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六首。其中《二泉映月》最为著名,己成为世界名曲。
阿炳故居,即为原雷尊殿道馆,他不仅出生于此、逝世于此,而且其传世名曲也大都创作于此。晚年,他穷困潦倒、贫病交加,屈居在道馆最东面的一间小平房内。这间平房为硬山顶,约20平方米,内有小阁楼现仍保持着原状。雷尊殿旧址及其他附房大都保持着原状。
1994年1月24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陆定一故居
陆定一故居,位于无锡市西河头28号,为清末民初建筑,房屋前后三进,有数十间房屋,第三进为转盘楼结构,带有后花园。 陆定一同志1906年6月9日出生在无锡西漳,在1925年“五卅运动”的波涛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后,他先后历任团中央、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八路军总政治部的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陆定一同志继续担任中宣部部长,1959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62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65年兼任文化部部长。陆定一同志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教工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陆定一同志遭受严重迫害,但他坚持真理,针锋相对,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铮铮铁骨。1979年6月,他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9月补选为中央委员。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96年5月9日,陆定一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王昆仑故居即“七十二峰山馆”,在今无锡市鼋头渚公园内。原是王昆仑的父亲王心如于1927年所建的太湖别墅中的一幢建筑。1985年王昆仑逝世后,无锡人民为纪念这位既是国民党元老,又是共产主义战士的著名政治活动家,特将七十二峰山馆辟为他的故居,当时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为“王昆仑故居”亲笔题名。
王昆仑(1902-1985),原名汝�,无锡人。早年读书于北京,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并直接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北大毕业后,曾在天津南开中学任教,后南下广东,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继而随烟北伐。1932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长期从事反蒋活动和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所著文章颇多,大部分已收入其女儿王金陵所编选的《王昆仑文集》。其中,《红楼梦人物论》有多种版本,是“红学”研究中有较大影响的一部论著。
他的故居本在无锡旧城区内的姚宝巷,是他父亲王心如所建的一幢独门独院的小洋楼。因该楼早已被房管部门租给了几家
居民居住了,一时难已让出、恢复原状,无锡市政府遂决定舍难就易,将原王家“太湖别墅”内王昆仑青少年时期经常居住、读书并进行革命活动的“七十二峰山馆”,辟为他的故居。这座建筑,面阔六间,占地一百余平方米,仿歇山式,三面环廊,南对万顷太湖,北有翠柏掩映,环境清静幽雅。“七十二峰山馆”横匾是由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亲笔题写。门厅正中的紫红色丝绒天幕前有一尊青铜色的王昆仑半身塑像。故居内现举办了《王昆仑生平事迹展览》,供游人参观瞻仰。
张闻天故居
无锡城中幽静的汤巷内,一幢西班牙式的红色、两层、三开间楼房,庭院植有白玉兰、石榴花、龙柏,把这里装点得格外葱茏。这就是张闻天晚年的旧居。
张闻天(1900-1976),又名洛甫,上海市浦东人。早年就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赴苏联学习、工作。1930年底回国。翌年1月起,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临时中央局党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及书记处书记等职。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后,任负总责,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45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战胜利后,赴东北工作。建国后,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遭错误批判,被免职后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1975年8月25日,他从广东肇庆迁居无锡,9月1日搬进汤巷四十五号,在这里度过了最后一段坎坷的人生道路。为缅怀与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张闻天,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共无锡市委党史工委恢复他在无锡的旧居,并于1990年9月12日揭幕开放。旧居辟有张闻天生平事迹陈列室。陈列室由序室和展室组成,计陈列七十 三件珍贵实物、二百余幅照片。
序室安放着张闻天的大幅肖像,毛泽东、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人的题词,气氛庄严肃穆。展室分寻求救国真理,探索革命道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支持毛泽东正确路线;进行农村调查,开辟东北根据地;在外交战线上;坚持真理,奋斗终身及党中央为张闻天平反昭雪等五个部分,完整生动地再现了张闻天伟大、光辉的革命一生和作出的不朽历史功绩。旧居还恢复了张闻天生前的卧室兼书房,陈列极为简朴。现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荣氏兄弟故居
荣氏兄弟故居,在无锡市郊区荣巷镇西街。系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始建于1918年底至1919年年初,续建于1933年。现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荣宗敬(1873-1938),名宗锦,字宗敬,无锡荣巷人;荣德生(1875-1952),名宗铨,字德生,号乐农居士,宗敬之胞弟。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经营后更名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荣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次年2月病逝。新中国成立后,荣德生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等职。
荣氏兄弟故宅,本在荣巷镇西浜头。1918年起,兄弟俩在荣巷西首新建宅第,原宅今已不存。新宅占地约三千多平方米,包括门厅三间,“承德堂”三间,“嵌欺堂”一间,“修身为本堂”三间,书房一间,花厅三间,“承裕堂”三间等。在门厅前面,还有八字照墙一座,上刻“鸿禧”两字。现除八字照墙、“修身为本堂”已拆除和西花园已全部新建了营房外,其余建筑还基本完整地保存着。这组规模宏大的民族资本家住宅建筑,具有民国风格和江南特色,无论在近现代史研究方面还是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华蘅芳故居
在锡山市荡口镇花沿街北侧,保存着一座晚清式建筑,这就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数学家、科技家、教育家华蘅芳的故居。现为锡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金匮县(今锡山市)荡口人。故居原来规模较大,现存行素轩两间和后面四合院十二间。1996年,锡山市政府和荡口镇政府拨款开始修复华蘅芳故居,1998年11月修复峻工。正厅内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有华蘅芳汉白玉半身塑像,厅内展示华蘅芳的家史、科技成就、交往以及学者研究等资料和珍贵历史照片,包括著作和中国最早蒸汽机模型图,反映华蘅芳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及其光辉业绩。
钱钟书旧居 (中医院后)
钱钟书旧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系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目前,除小部分被拆毁外,大部分尚保存基本完好,是无锡不多的书香宅第。
这所宅第,系钱钟书的祖父钱福炯于1923年筹建的,是一组江南常见的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建筑:前后共两进,面阔均为七间。 1926年钱钟书的叔父钱孙卿先生因子女较多,在征得其父同意后,于后园西北角添建楼房三楹;之后又接建楼房一楹,因园内有一树盛开的梅花,故名“梅花书屋”。
故居大门东侧的三间房,除最东一间是家祠外,其余两间为先生的父亲钱基博教授寒暑假回家期间课子讲学之所,名为“后东塾”。先生少年时期常和几位堂兄弟在此读书、听讲、习字、作文。钱教授所著的一本散文集,就是以此塾为书名的,叫作《后东塾读书记》。
钱氏旧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历史人文价值。仅从本世纪以来,在“爱国、爱民、爱学习”的家风熏陶下,江南钱氏家庭中人才辈出。仅“钱绳武堂”一脉,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也有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学者教授,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在迎接黎明的日子里,钱钟汉受父亲委托,代表无锡工商界代表荣德生先生过江到苏北解放区,同我党领导人洽谈迎接解放大军解放无锡事宜,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年仅22岁为革命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钱钟仪烈士。钱氏家庭的众多成员为了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有的走上科学救国之路,有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有的走上武装革命之路。他们按照自已的抱负,走各自的道路,但他们最后又都集合在社会主义旗帜下。
薛福成旧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锡旧城区的西南部,有一片晚清风格的花园式大宅院。它南起学前街,北到前西溪,东靠健康路,西近护城河。这就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的故居“钦使第”。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无锡北乡寺头人。从小勤奋苦读,尤好经世实学,立志投身中国的改革事业。光绪五年(1879)所著《筹洋刍议》一书,便是他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作。自光绪十年(1884)起,历任浙江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未到任)、钦差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等职。一生勤于笔耕,文属桐城一派,有《庸庵全集十种》等著作刊行于世。这座大宅院是薛福成亲自筹划、由其长子薛南溟具体营建的,落成于1894年。按清朝规定,二品以上官员的住宅厅堂,面阔不得超过五间,进深不得超过九架。薛福成的官衔为正三品、特赏二品顶戴,可“钦使第”的厅堂面阔均为九间,远远超过规定。为免遭政治祸患,他采用对剖双排柱的做法,将九间厅相对分成三个三间厅,从而既不违制,又有气派。专家们认为,这种形制及整个建筑风格,填补了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空白。现在这片宅院,除门前照壁、院内亭、廊已拆除,西轴线上偏厅已改建,后花园、西花园和小庭院已夷平外,其余均基本保持了原状。
无锡八大古镇分别在哪里
要看故居来我们玉祁镇礼舍村好了啊,礼社自古人才辈出,除了被誉为老一代经济学家 “双子座”的孙冶方(原名薛萼果)、薛暮桥以外,还涌现出“一门四博士”( 薛光鄂、薛光绮、薛光钊、薛光钺)、“兄弟两院士”(薛禹群、薛禹胜)。此外,近代实业家、教育家薛明剑,国家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薛佛影,书画名家秦古柳以及“两院”院士秦伯益等均诞生于此。据不完全统计,拥有3600多人的礼社村,平均每30个人中就有一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成为远近闻名的“教授之村”。
无锡潘汉年故居照片
宜兴
潘汉年在宜兴归泾乡陆平村的故居
宁乡将军故居
潘汉年故居,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已成危房,修复潘汉年故居, 以此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宜兴人民、全国人民乃至国际友人的共同心愿。为顺合民心民意, 发起人耿小荣于1999年3月组建筹备处,以民办性质修复潘汉年故居。
茶陵潘汉年旧居
筹备工作分别得到了各级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故居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第一期工程于2001年3月8日开工,当年8月份基本完工。现已对外试开放,使宜兴增添了一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潘汉年故居第一期工程的完工,还只是修复工程的一半。而第二期工程现在又受到严重缺资的影响。
宜兴市潘汉年故居
潘汉年,苏宜兴归径乡人。1924年,主编《洪水》。1925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任《革命军报》总编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中共党组书记、中共江西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部长等。1936年, 任中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1937年9月,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等地领导对敌地下斗争和开展统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部长和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和第三书记、上海市副市长。1955年4月3日, 因“内奸”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临终前与爱妻董慧女士软禁于湖南茶陵米江茶场(湖南省第三劳改场)。1982年8月,被中共中央平反昭雪,公开恢复名誉。 潘汉年1906年1月12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开始负责文化统一战线工作,30年代初期负责做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工作。遵义会议后,奉中央指示前往上海恢复白区工作以及打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从事上层统战、国共谈判、民主党派、国民党起义投诚等统战工作。他是党在白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指挥者和实践者。建国初期,他成功开展了上海工商界统战工作。对潘汉年在统战工作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毛泽东同志曾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一些场合,给予高度评价。 潘汉年同志的一生,是有大功于党的统一战线事业的。他对党忠诚、原则坚定,才华横溢、机智果敢,所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最广泛,包括文化、军事、政治、经济方方面面,并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在深入开展团结党外朋友,争取中间势力,特别是开展上层统战人物工作方面,潘汉年同志成绩卓著,表现出高超的政策水平、卓越的组织才能、一贯的民主作风和真切的朋友之情。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同志在对工商界人士统战工作中,还创造出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他深切了解工商界情况,在开展思想教育时,主要是通过工商界人士自己现身说法,互相启发,潜移默化,使大家心情轻松愉快地拥护共产党的各项政策,达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目的。荣毅仁在回忆潘汉年这段工作时讲:“汉年的工作非常深入细致,他既具有坚定的原则性,在具体解决问题时又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保持着高度的灵活性,所以结交了工商界一大批朋友。” 198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向全党郑重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定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通知》宣布:“撤销党内对潘汉年同志的原审查结论,并提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原判,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党籍;追认潘汉年同志的历史功绩,公开为他恢复名誉。凡因“潘案”而受牵连被错误处理的同志,应由有关机关实事求是地进行复查,定性错了的应予平反,并将他们的政治待遇、工作安排和生活困难等善后问题,切实处理好。”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他的一生,指出:“潘汉年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忠实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的文化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对敌隐蔽斗争方面,曾经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有很大功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