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大陈岛 大陈岛历史
大陈岛在哪里啊?大陈岛的介绍,大陈岛有什么值得玩的地方?大陈岛有多少人口?大陈岛离台湾有多公里,大陈岛离台湾有多远。
本文导航
去大陈岛还是下陈岛
大陈岛位于浙江省台州市。
大陈岛由“上大陈岛”(面积7平方公里)和“下大陈岛”(面积4.89平方公里)组成,同属台州列岛。下大陈岛是大陈镇的驻在地。
大陈岛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岛屿,台州湾东南,台州列岛中南部。岛上岗峦起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适宜度假、休闲观光和寻访史迹旅游。大陈岛古称东镇山或洞正山,公元5世纪中叶始闻。古代台州往朝鲜、日本的商贸船只皆取道该岛,并习惯以高梨头礁为航海标志。
扩展资料:
景区景点
1、甲午岩
位下大陈岛东海岸,系两片巨大的干出礁,造型雄奇,向称“东海第一大盆景”。该处岩壁如削,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有若神斧劈就。
游人穿过一片幽幽的黑松林,豁然见巍巍巨礁拔海屹立,脚下却是数十米深渊,渊底海水回荡,小岛啾啾,极目则海天一色。整个景区环境静谧,气势磅薄,视野和视觉色彩效果均好,为大陈风光绝佳之处。甲午岩海岸原为国民党驻军的炮兵阵地,沿岸战壕纵横,现遗迹犹存。
2、浪通门
沿下大陈岛环岛公路东行即达浪通门。隔海百余米为屏风山,1975年曾填筑防波堤,将屏风山与本岛连接,1997年坝体毁于11号强台风,现残存坝基。 浪通门景如其名,滚滚长浪与如屏突兀的屏风山,构成一幅大笔挥就的山海图,旧称“屏山灯影”。
3、垦荒纪念碑
垦荒纪念碑巍巍挺立于下大陈岛黄夫礁山岗,向游人讲述一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和大陈岛的故事。 1956年1月,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向温州青年发出“组成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大陈岛”号召,数天内报名者即达2000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午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陈岛
大陈岛历史
大陈岛周边有什么景区
大陈岛那边很多地方都值得一览,比如有“东海第一大盆景“之称的甲午岩、有“屏山灯影”之景的浪通门。浪通门那边的海滩还可以嘻水,听涛声,晚上还能观渔港,体验岛上的渔民生活。美龄亭,垦荒碑也很不错。
大陈岛的居民是哪里来的
2020年,大陈镇在籍居民3862人,外来暂居人口约1200人。
大陈岛,行政上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位于椒江区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大陈岛由“上大陈岛”(面积7平方公里)和“下大陈岛”(面积4.89平方公里)组成,同属台州列岛。下大陈岛是大陈镇的驻在地。
岛上岗峦起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适宜度假、休闲观光和寻访史迹旅游。大陈岛是国家一级渔港、省级森林公园和省海钓基地,岛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三大渔场,素有“东海明珠”之称。
扩展资料
与广阔的大陆相比,这海岛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就是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却有着无限的风光和美丽。大陈岛景观奇绝,山海一体、水天一色,兼有山青、林茂、海蓝、岩雄、洞幽之美。
大陈岛林木葱茏,森林覆盖率达56%,为省级森林公园,大陈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7度,具有冬暖夏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环境,是人们观光、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
大陈岛与大陆最近距离
大陈岛离台湾有约733.1公里。
大陈岛,行政上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位于椒江区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大陈岛由“上大陈岛”(面积7平方公里)和“下大陈岛”(面积4.89平方公里)组成,同属台州列岛。下大陈岛是大陈镇的驻在地。
岛上森林覆盖率达50-60%,为省级海上森林公园。大陈岛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岛屿,台州湾东南,台州列岛中南部。岛上岗峦起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适宜度假、休闲观光和寻访史迹旅游。大陈岛是国家一级渔港、省级森林公园和省海钓基地,岛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三大渔场,素有“东海明珠”之称。
地理环境
大陈岛为台州列岛106个岛礁中的主岛,分上、下大陈,二岛仅相隔2.5公里水道,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上大陈岛,又名上台,面积6.6平方公里,丘峦起伏,主要种植甘薯、豆类,西南部有避风港湾。
大陈镇驻地下大陈岛,距海门港52公里,又名下台,面积5.2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形为主,渔业发达,多渔船停泊,避风港湾设有台州渔业指挥部。最高峰凤尾山坐落岛西部,海拔228.6米。岛上岗峦起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适宜度假、休闲观光和寻访史迹旅游。
大陈岛居民到台湾多少公里
距离台湾230海里。
大陈岛,行政上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位于椒江区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大陈岛由“上大陈岛”(面积7平方公里)和“下大陈岛”(面积4.89平方公里)组成,同属台州列岛。下大陈岛是大陈镇的驻在地。
岛上森林覆盖率达50-60%,为省级海上森林公园。大陈岛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岛屿,台州湾东南,台州列岛中南部。
岛上岗峦起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适宜度假、休闲观光和寻访史迹旅游。大陈岛是国家一级渔港、省级森林公园和省海钓基地,岛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三大渔场,素有“东海明珠”之称。
建制沿革
大陈岛古称东镇山或洞正山,公元5世纪中叶始闻。古代台州往朝鲜、日本的商贸船只皆取道该岛,并习惯以高梨头礁为航海标识。
上大陈岛古又称三女山或三盘山,一说为释教始祖如来佛的出世之山,史载“有二石如松状,号石松,潮平则没,舟行必避之”。
这松枝状的适淹礁很可能是珊瑚礁,今天渔民在大陈海底仍常能拖获小块珊瑚残骸,即说明这个问题。历史上正式以“大陈山”为名的,最早见《郑和航海图》记载。此后,大陈在500年风云大跌荡中历经巅簸。
16世纪中叶,大陈岛为海上抗倭战场之一。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明军水师于大陈洋追剿倭寇,并擒获通倭大盗。今下大陈岛风门岭有烟墩遗址,即为当时留守明军所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