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瓦斯托波尔 德军入侵史
介绍一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塞瓦斯托波尔的历史,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进行了多久,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德军是如何攻击塞瓦斯托波尔的?二战苏联最牢固的要塞塞瓦斯托波尔,为何曾一度陷落?
本文导航
塞瓦斯托波尔基地图片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是二战中俄国黑海舰队基地,位于黑海北岸克里木半岛南端。以刻赤半岛为犄角,庇护着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克里米亚半岛是从苏联南方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岛,由于具有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气候而曾被当作历代沙皇的度假地。但这个度假村却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要塞之上。同时黑海是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诸多国家的共有内海,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权,就能向沿海周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而塞瓦斯托波尔是当地最合适的港口,也因此成为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从1854年英法与俄国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开始,塞瓦斯托波尔已随着战斗不息的时代而演化成一个要塞都市,大量的堡垒、壕沟和故意制造的迷宫隧道围绕市区。
二战中,整个要塞的防御力量: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为参照,整个市区北靠细长的塞维纳亚湾南岸,塞维纳亚湾北岸和别别克峡谷之间是防御重点。在这片绵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带,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占全部克里米亚要塞数量的75%,每个要塞都有一个典型的苏联式名称,但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德军给起的别名。中心地带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别乌”这3个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宁”和“北堡垒”这2个要塞,正东有5个联合要塞,即“斯大林”、“西伯利亚”、“伏尔加”、“顿涅茨”和“乌拉尔”。在4重防御线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是当时最强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联装炮塔要塞,它拥有1934年制造的双联装305毫米巨炮,射程达到44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天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此外,在“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东侧还设置了“巴斯季昂I号”要塞作为前瞻。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万无一失。
相对的,塞瓦斯托波尔南部及西部防御力量就没有这么集中:沿正东到东南只配置了“巴斯季昂II号”、“库贝”和“巴勒库勒瓦”这3个要塞,在它们中间穿插着5个主要的一线步兵防御阵地:“白糖帽子阵地”、“北方鼻子阵地”、“废墟山”、“荆棘山”、“红色高地1、2、3”;一线阵地西侧只有3个二线步兵阵地:“上坡高地”、“秃鹫高地”和“风车高地”。为防止南部海上威胁,在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突出部设置了“马克西姆-高尔基II号”联装炮塔要塞。在二线阵地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之间是“苏联山脉阵地”,这是最后一道屏障。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士兵比较特殊,除了普通的红军(陆军)外,还有海军陆战队和苏联内务部队(秘密警察),这些特殊部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军官素质都很强。当时守城兵力约为10万人,但坦克仅40辆。
塞瓦斯托波尔位于现乌克兰境内,并被俄罗斯黑海舰队租借为海军基地,2010年俄乌双方将租借年限延长至2042年。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纪录片
塞瓦斯托波尔,原属奥斯曼帝国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1783年并入俄罗斯帝国后建军港和要塞。从1854年英法与俄国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开始,塞瓦斯托波尔已随着战斗不息的时代而演化成一个要塞都市,大量的堡垒、壕沟和故意制造的迷宫隧道围绕市区。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期间,曾先后被德军和英﹑法﹑希军以及白卫军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于1941~1942年遭到德军多次进攻。当地军民奋战250昼夜,钳制并消灭大量德军,终因寡不敌众于1942年7月4日被德军攻占,至1944年5月9日解放。 塞瓦斯托波尔是前苏联黑海舰队所在地,1996年塞市根据乌克兰法律对外国公民开放,允许外国船只进入。1997年乌克兰和俄罗斯正式签订了俄罗斯黑海舰队驻扎乌克兰领土的协议。乌克兰直辖市塞瓦斯托波尔市2014年3月16日与克里米亚一同举行地位公投,95.6%的选民投票支持加入俄罗斯 。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3月18日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乌克兰未予以承认。
塞浦路斯战役是怎么回事
塞瓦斯托波尔位于克里木半岛西南部黑海沿岸,是苏联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1939年9月希特勒德国开始进攻波兰后,塞瓦斯托波尔从抗击来自海上和空中袭击方面作了一定准备。在海军基地境内的海岸构筑了完整的岸炮配系,由歼击航空兵、高炮第61团和高射机枪营担任对空防御。
但是,忽视了陆上防御和反登陆防御,直到1941年7月塞瓦斯托波尔才开始建立陆上防御配系。这个配系由3个防御地带组成。第一防御地带距城市16~17公里,长约50公里,但在敌军克里木半岛发动进攻前,尚未构筑完毕,截至10月30日仅仅修筑4个独立的防御据点。第二个防御地带距城市10~12公里,长约35公里,纵深200~300米,是守军的主要防区。第三防御地带距城市3~6公里,长近19公里,纵深为300~400米。塞瓦斯托波尔的守备部队约有2.3万人,野战炮和海岸炮约150门。海上防御由黑海舰队所属的海岸炮兵和舰艇部队承担。
1941年10月德国第11集团军突入克里木后,企图一鼓作气,于10月30日、31日或11月初攻下塞瓦斯托波尔,但因受到守军的顽强抗击而未能得逞。
后来,德军先后发动3次猛烈的进攻。按照攻防作战的情况,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41年10月30日至11月21日,主要是抗击敌军的首次进攻,第二阶段1941年11月22日至12月31日,抗击敌人于12月进行的第2次进攻;第三阶段为1942年1月1日至7月4日。在第三阶段,由于战斗行动主要发生在刻赤半岛,塞瓦斯托波尔一带有个时期比较平静,进入夏季才开始抗击法西斯德军实施的第3次进攻。
1941年11月上旬,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根据海军统帅部代表列夫钦科海军中将的建议,决定成立统一指挥当地陆海部队的塞瓦斯托波尔防区,黑海舰队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海军中将被任命为防区司令,滨海集团军司令彼得罗夫少将被任命为防区副司令,分管陆上防御。
至1月10日,整个防区共有5.2万人,170门火炮和近百架飞机。黑海舰队的基本兵力已于11月初转移到高加索沿岸各港口,但有1艘战列舰,数艘巡洋舰和其他一些舰艇仍定期驻泊在塞瓦斯托波尔。为了便于指挥,奥克佳布里斯基将军把塞瓦斯托波尔防区划分为4个分区,即东南分区、东部分区、东北分区和北部分区。各分区设有指挥长。塞瓦斯托波尔的海上防御早已部署就绪。在基地附近水域布设了防御水雷障碍,用栅网障碍堵塞了北湾入口,加强了舰艇巡逻队和高炮部队,并增设了观通站、水声站和测向站等,驻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岸炮兵、海军航空兵和舰艇部队负责抗击敌人的海上登陆。
德军第一次进攻发生在11月11~21日。德军集中4个步兵师、1支摩托化部队和1个罗马尼亚摩托化旅,沿雅尔塔公路向第一分区的巴拉克拉瓦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在第二、第三分区的结合部从切尔克兹—克尔缅地区沿卡拉—科比亚谷地实施辅助突击。经过10天激烈战斗,德军只在个别地段上突入前沿防线l~4公里。进攻部队损失大量兵员和技术装备,有的师减员达60%。
为了重新组织进攻,德国法西斯统帅部不得不把东部战线其他地区的部队调到克里木半岛,以图尽快攻占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苏军统帅部则利用短暂的平静时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御。12月7~13日,舰艇部队和运输船队把第388师和9个补充营从高加索各港口运到塞瓦斯托波尔。在德军第二次进攻前,苏联濒海集团军共有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2个海军陆战旅和2个独立步兵团。而德国第11集团军这时也得到了加强:其最高统帅部将德军第24和第73步兵师、罗马尼亚军第1、第4山地步兵旅以及在刻赤半岛作战的德军第170步兵师调到塞瓦斯托波尔城下。
1941年12月17日,德军在炮兵和航空兵的火力准备之后发起了第二次进攻。投入7个德国步兵师和2个罗马尼亚山地步兵旅、1275门各种火炮、150多辆坦克、近300架飞机。其中有3个师和2个旅向第三和第四分区的接合部实施主要突击,1个师向因克尔曼实施辅助突击。
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德军占领了卡梅什雷,越过梅肯齐耶维山,接近公路和铁路沿线。12月21日,德军加强攻势,企图直取北湾。21日中午,从诺沃罗西斯克驶出的一支苏军舰艇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与飞机的空袭冲入北湾,将第79海军陆战旅的4000名士兵送到塞瓦斯托波尔,并在次日使其投入战斗,实施反冲击,阻止了敌人的进攻。22~24日,苏军第345步兵师和1个坦克营从波季、图阿普谢赶来;28日,第386步兵师也相继赶到。塞瓦斯托波尔防区部队,在舰艇部队和航空兵的火力支援下,将主攻方向上的敌人赶出了卡梅什雷。在苏军抗击敌人第二次进攻的战斗中,18艘舰艇进行了火力支援。军舰开炮203次,消耗炮弹5605发。驻在赫尔松涅斯机场上的航空兵群,从12月17日至31日共出动1130架次。
这次德军进攻之所以受挫,是因为1941年12月26日苏军开始实施刻赤—4役,使德军不得不从塞瓦斯托波尔城下抽出大量兵力,并将克里木半岛中、西部的航空兵几乎全部投入刻赤—费奥多西亚方向的作战。
1942年1~3月,防守塞瓦斯托波尔的苏联陆上部队,在舰艇部队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实施一系列反突击,并在个别地段上把敌人击退数公里。
但由于1942年5月底苏军被迫放弃刻赤半岛,塞瓦斯托波尔的局势急剧恶化。德国法西斯统帅部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几乎集中了第11集团军的全部兵力10个师,20.4万人,450辆坦克、2000多门各种火炮和600架飞机。而当时塞瓦斯托波尔防区的苏军只有10.6万人,600门各种火炮、38辆坦克、53架飞机。德军以人员多1倍、火炮超过2倍、坦克和飞机超过10倍的优势于6月发动了第三次进攻。德军从空中封锁城市,并加强海上封锁。从5月27日起,塞瓦斯托波尔不断遭到德军航空兵和炮兵的袭击。6月2~6日,德军进行了猛烈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尔后于7日拂晓再举进攻。德军从北面和东北面对北湾东端实施主要突击,从卡马雷地区越过萨蓬山,向塞瓦斯托波尔东南郊实施辅助突击。6月18日,德军推进到北湾、因克尔曼和萨蓬山等地。6月29日,德军突入市内。6月30日,德军突入舰艇停泊区,并发生了激烈的马拉霍夫岗争夺战。
当日黄昏,防守塞瓦斯托波尔的一部分苏军,遵照最高统帅的命令,开始撤向斯特列列茨卡亚湾、卡梅舍瓦亚湾、卡扎奇亚湾和赫尔松涅斯角,并继续战斗到7月4日,个别地方直到7月9日才停止战斗。塞瓦斯托波尔的另一部分防守部队突围后进入山区对敌进行游击战。塞瓦斯托波尔被放弃后,苏联黑海舰队转移到高加索各港口,又积极投入保卫高加索的作战。
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历时250天。在交战过程中,德军损失惨重,死伤官兵共30万人。苏军的这次防御战,长时间地牵制了德、罗部队的大量兵力,打破了希特勒统帅部在苏德战场南翼的进攻计划。
塞浦路斯战争是怎么回事
1854年9月25日,塞瓦斯托波尔城内宣布戒严。由此开始了历时349天的英勇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约有6万人的英法联军遭到只有1.8万名俄国步兵和水兵的塞瓦斯托波尔守备部队的抵抗。塞瓦斯托波尔临海一面,有强大的海岸炮台作掩护,但舰队指挥官会议认为这还不够,决定将14艘帆力战列舰中的5艘和7艘巡航舰中的两艘横向沉没在港口入口处,以阻止敌蒸汽舰突进塞瓦斯托波尔内停泊场;其余帆力舰只和所有汽船及蒸汽巡航舰用于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背陆一方,有一座古老的堡垒从北面扼守着通往该城的各条道路。塞瓦斯托波尔南部的陆上工事刚刚开始构筑。然而敌人却未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拖延了攻城的准备工作,致使要塞守备部队在居民的协助下构筑了一道7公里多长、由8座棱堡和大量中间工事组成的防线,从南面完全保障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安全。领导城市防卫工作的是海军中将科尔尼洛夫、纳希莫夫和海军少将伊斯托明。
1854年10月17日,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进行了第一次炮击。有120门火炮和1340门舰炮同时从陆上和海上对该城进行了轰击。俄军仅有268门火炮对敌进行了还击。敌人指望以海陆两面的猛烈炮火摧毁要塞的陆上工事,尔后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但是,俄军海岸炮台的还击使敌围城火炮和舰只受到较大损失,从而迫使腊格伦将军和康罗贝尔将军推迟了进攻。俄国野战军再度向塞瓦斯托波尔推进,后据守于梅肯集高地。10月17日,科尔尼洛夫海军中将在巡视筑垒线时,在马拉霍夫岗被炮弹炸伤后死去。缅施科夫在得到援兵之后,遂决定于1854年10月25日对巴拉克拉瓦谷地的英军外围工事实施攻击。俄军夺取了敌一些多面堡,击溃了卡迪根将军指挥的英国骑兵,迫使敌放弃了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进攻的计划。
德军入侵史
1942年6月2日至7日,塞瓦斯托波尔遭到德军地面及航空炮火的猛烈攻击。6月7日拂晓,德军转入进攻。德军第54军从北面和东北面对北湾东端实施主要突击,第30军从卡马雷地区越过萨莲山向塞瓦斯托波尔东南郊实施辅助突击,罗马尼亚山地军在中段进行牵制。
头5天,苏军顶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由于德军成功地从海上封锁了苏军的交通补给线,塞瓦斯托波尔守军的补给日益困难,弹药日缺,兵力消耗也很大。
相反,德军在得到第17集团军的加强后,突击力大大增强。至6月18日,德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推进到北湾、因克尔曼和萨蓬山等地。6月29日,德军楔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
6月30日,苏军被迫从坚守8个月之久的塞瓦斯托波尔撤退。
苏联二战顿河反击战
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波托尔在二战期间,苏军和德军都围绕着这个要塞进行过攻防。而作为二战期间苏联在刻赤半岛上最为坚固的要塞,塞瓦斯波托尔的陷落似乎很不应该。但是如果仔细想一下当时塞瓦斯波托尔的处境,以及苏军当时的情况,德军用于对付这个要塞处心积虑弄来的超级武器,可能我们会发现这个要塞在德军当时的进攻之下陷落,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德军为了对付这个背后的隐患,动用了超级大炮和优势兵力
德军当时的战线已经推进到了刻赤半岛的后方,除了海运路线畅通以外,苏军的陆上交通已经被彻底隔绝。尽管如此,德军还是不准备放过塞瓦斯波托尔要塞。为此,德国和罗马尼亚为此准备了30多万大军,由经验丰富的德国将军曼施坦因统一指挥,而苏均在要塞上的人数只有不到三万人。在军事装备上,为了破除要塞坚固的防御工事,德军特别准备了口径达到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列车炮。事后看来德军的准备非常充分,而且卓有成效。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发起对塞瓦斯波托尔要塞的进攻之时,要塞还有部分工事没有完工。德军的列车炮在老远就能击毁苏军要塞上的炮台,苏军的火炮射程却碰不到德军火炮的脚后跟。所以德军使用这种战术,逐次击毁了苏军所有的要塞炮台,让要塞内的苏军没有还手之力。
苏军增援要塞外围的援军被德军彻底击败,要塞孤立无援
为了拯救整个刻赤半岛以及要塞,苏军发起了多次救援行动。苏军通过登陆作战,将大量军队投送到交战区域,并迫使德军分散了攻击塞瓦斯波托尔要塞的兵力。但是于事无补,德军准备充分,并且战斗意志高昂。最终德军在1942年5月初,击败了前来支援的苏联第44和51集团军,并开始加大轰炸要塞的密度和强度,同时开始攻击附近的苏联海军部队,切断了水上苏军的海上交通线。德国空军也开始掌握此区域的制空权,苏军和要塞的联系通道几乎完全被切断。这些险境让塞瓦斯波托尔要塞彻底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要塞因为被切断补给线,弹尽粮绝
要塞内当时还是有不少苏军凭借要塞的坚固性和德军进行近身作战,在短时间内成功阻止了德军彻底占领要塞的企图。但是时间一长,武器弹药无法得到补给,战斗民族的人民再强壮也不能拿铁锹跟全副武装的德军肉搏吧?在1942年的6月底,要塞内的幸存的苏军在苏军统帅部的命令下,开始逐步撤离要塞。到七月初,一部分经过苏联海军营救,撤离到了后方。一部分扯进山区,当起了游击队继续和德军作战。
至此,苏军的塞瓦斯波托尔包围战彻底结束。、
这个要塞以兼顾著称,但是在面对二战军事思想的变革之下,德军使用新式武器远程打击。使得要塞的攻击性降到了最低,苏军尽管多次支援,围魏救赵也无济于事,最终要塞陷落。所以在现在的作战当中,适当使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难题。如果苏军吸取当时战争初期被德军闪电战教做人的教训,那么战争当中的损失也许就不会这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