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也是乞巧节 乞巧节和七夕节有啥关系
七夕节又叫什么节?七夕节为什么又称为乞巧节?七夕也是乞巧节,这一天该如何乞巧?七夕也是乞巧节,这一天的节日食物是什么?七夕为什么又叫乞巧节?七夕为什么又叫乞巧节?
本文导航
七夕节的日期有哪些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
七夕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七夕节的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与女红(gōng)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扩展资料
乞巧七夕的习俗 ;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夕
参考资料:中国网-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是乞巧节有什么习俗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起初的乞巧节并不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的,民间称“七姐”。因而七夕节首先是女子的节日,而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对象,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当然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得一如意郎君。
据《东京岁时录》载:“七夕家家锦彩,结为乞巧棚。”其盛况可见一斑。“乞巧”活动,其实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
汉代就已有乞巧习俗;南北朝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到唐代这一习俗尤盛,以丢针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晒与日光下,然后丢枚小针浮于水面,看水底的针影形状以卜验投针女子智愚巧拙。
到了明清,七夕节又演变为“七娘会”,就是由七位姑娘邀约一起,用通草、彩纸、米面等为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宫室器玩,于七夕晚上陈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游人评赏,然后一起比赛穿针、祭拜织女。
七夕是中国古代年轻女性最为重视的节日,有着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等七夕习俗。
乞巧节和七夕节有啥关系
不知道大家在昨天的七夕节过得怎么样,提醒大家要多多注意注意身体。说到七夕节,我们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中国的情人节”鹊桥会、定情、看星星诉衷肠、收礼物等等,但实际上,七夕的传统习俗和情侣之间的约会活动之类的毫不相干,也不是什么“情人节”!
七夕节始于汉朝,又名乞巧节或七巧节,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七夕”和爱情、情爱并没有多少关系,更像是“女儿节”或“闺蜜节”,并非“情人节”。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和今天的“姐妹淘”的小型聚会,参加者是少妇少女们,并无男性参加。她们在月下焚香礼拜被称为“七姐”的织女,许下心愿,然后吃吃瓜果、聊聊私房话。在七夕节的活动中,织女是核心形象,而短暂脱离出日常生活、享受着同性小团体私密空间的女子们,是节日的绝对主角。
那什么是乞巧呢?原来乞巧是中国岁时风俗,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而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也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有穿针乞巧,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七夕之夜,女子们相聚一起,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着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喜蛛应巧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七夕时以小盒盛放蜘蛛,次日早晨观看蜘蛛结网的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
七夕节的习俗乞巧是指什么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1巧果。巧果又叫“乞巧果子”,其实并不是水果,而是七夕节必备的点心。这些巧果,大概起源于宋代。还有的人用面做饼,称之为巧饼,流行于福建邵武地区。谚语说七夕吃过巧锅,能使人巧。在七夕节期间,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2索饼是以前人们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后来演变成了吃挂面的习俗,可以说,挂面的祖先就是索饼。长得很像麻花。日本人把小麦和米粉和在一起,拧成绳子一样的细长状,再油炸或烘烤至熟。3在浙江金华一带,七夕节当天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4食五子。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5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做成豆芽汤,最后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6吃饺子,人们在包饺子的时候,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如果吃到铜钱的话就代表很有福气;如果是吃到针的话就代表心灵手巧;如果吃到枣子就代表能够早婚,收获美满的婚姻。
乞巧节跟七夕节有什么区别
; ; ; 传说织女是一位纺织女神诞生于七月初七,是一位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仙女。而在古诗中也提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弄机杼”。由此可见,织女是个聪明能干,心灵手巧,于工衽织,在天上织云锦,天衣无缝的仙女。因而,每当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年轻的姑娘们便“且拜且祈”,向织女乞求智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
; ; ;起初七夕节并非用来纪念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而只是用来纪念织女一个人的,而织女在民间又被称为“七姐”。直到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来逐渐融入到七夕节中,当时的妇女们都信以为真,于是每年七夕都会在花前月下仰望星空想要见证牛郎织女相会鹊桥。同时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能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姻缘。
; ; ;乞巧节起源于汉朝,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到南北朝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到唐代这一习俗尤盛,以丢针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晒与日光下,然后丢枚小针浮于水面,看水底的针影形状以卜验投针女子智愚巧拙。
; ; ; 据《东京岁时录》载:“七夕家家锦彩,结为乞巧棚。”其盛况可见一斑。由“乞巧”还产生了许多习俗,例如“斗巧” ,具体分为“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当日还有乞巧市,专门卖乞巧物品的市场,古人表现出的热情侧面反应了七夕节很受古人的重视。
七夕节和乞巧节的来历
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被称为“乞巧”。起初的乞巧节并不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民间称“七姐”。因而七夕节首先是女子的节日,而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对象,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当然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