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是在哪个地方 诸葛亮七擒孟获使用了哪个计谋
诸葛亮七擒孟获中的孟获是哪族人?是什么地方的人?三国里面南王孟获所在什么地方?孟获是哪里人?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的地盘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三国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的地盘今在哪里呢?孟获是在哪个地方。
本文导航
诸葛亮七擒孟获到底是哪七次
诸葛亮七擒孟获中的孟获是南蛮人,是南中的人,具体现在是四川省南部和云南北部。
孟获是中国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经起兵反叛蜀汉,后来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并降服。
《三国志》本传中并未记载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史籍中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七擒孟获”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扩展资料: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历史背景
南人叛乱
223年,益州郡大姓雍闿趁蜀汉皇帝刘备因夷陵之战中大败,在永安病逝之际,杀死太守正昂,绑架新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举兵号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汉。
同时,越巂酋长高定杀死太守龚禄,自封为王,与牂柯太守朱褒响应雍闿的叛变。只有永昌郡在功曹吕凯、府丞王伉顽强坚守下没有被雍闿叛军攻陷。
孟获是当时南中地区的大姓豪强,深为当地土著和汉人所信服。雍闿反叛后希望南中的少数民族的支持,但各部族酋长皆不服从雍闿。雍闿便招揽孟获,让他游说各部族酋长。
孟获于是骗他们说:朝廷想要征收黑狗三百头,而且胸前都要是黑色,还要螨脑三斗、三丈长的断木(斲木)三千根,你们可以拿出来吗?”。
黑狗、螨脑本来便难找,而其断木(斲木)因十分坚硬、委曲,不可能高到二丈长,当地土著都相信孟获,认为蜀汉政权故意为难压迫他们,因此大感不满,便加入叛军。
蜀汉对策
蜀汉丞相诸葛亮认为国家刚逝去君主,决定先安定国内民众、吏士,蓄积粮食,派邓芝、陈震和东吴修好,及遣越嶲太守龚禄到南中边界安上县作备;从事蜀郡常颀行则直接南行,查清事件。
另一方面,又派李严虽写上六封书信给雍闿解释利害。
但雍闿却只回一书说:“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曾听过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现今天下成鼎立局面,自称正朔的都有三个,所以远人(雍闿)感到疑惧,不知该归属那个。)”信中显得十分傲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擒孟获
三国后期孟获地盘地图
南中。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南中在历史上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三国时期,南中成为蜀汉的一部分。
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彝族)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汉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发兵攻打孟获并在盘东擒获了他。
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汉南方的民心。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敢再次叛乱。
扩展资料
按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
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诸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所以我被打败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获
三国孟获是哪里人
孟获是云南昭通县人。孟获的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
扩展资料:
孟获,相传是三国时期蜀汉境内南中地区的蛮族首领,南中地区本来是值得南方地区,在当时专门用来指蜀汉的云贵和川西南地区,当时这一地区刚刚被蜀汉平定,于是成为了其新的疆土。而这一地区汉族和彝族相互混居,少数民族势力比较强大,于是产生了很大的问题。
孟获就是这一地区受人敬仰的首领,孟获究竟是哪个族人还有所争议,大多数人认为孟获是彝族人,因为他当时在彝族人之中具有很强威望,但也有人认为他是蜀中大族“孟氏”族人,因此才如此有威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获
百度百科-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路线图
三国时的孟获地盘主要是在今天的南省楚雄,昆明,还有玉溪北部,曲靖,以及昭通南部的一些地区,当然了,核心的地带还是在曲靖周边的。
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也算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但其实这么多年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人们争议,甚至连孟获这个人物是否存在都是非常受争议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三国志》当中其实并没有关于孟获的一点记载,当初在刘备病死白帝城之后,同年的6月份蜀国确实是爆发了一场动乱,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南中叛乱”。
关于这场叛乱,三国志当中是如此描写的:
“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巂,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柯。”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此次的判断,其实主要就是由蜀汉大臣雍闿发起的,后来又带动了高定,朱褒等人一起叛乱,在书中通篇都没有提到关于孟获的一星半点的事迹,整场盼望持续了大概有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最终由诸葛亮平定了南方,所以很多人才会怀疑孟获这个人是否是存在的。
不过同样是史书,在《汉晋春秋》当中又明确的记载了蛮王孟获,再加上《三国演义》对很多人其实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绝大部分人其实还是相信在历史当中有孟获的存在。当然了,本身这本小说也是神话的诸葛亮,而且也算是神话了整个蜀汉集团,所以我觉得小说当中描写的场景并不一定都是非常可信的,不过作者在写这些桥段的时候,肯定也是有依据的,不会凭空的去捏造一个桥段出来,有的时候可能会把某个故事安插到别人的身上,其实也是剧情需要而已。
诸葛亮七擒孟获使用了哪个计谋
历史上没有孟获这个人。所谓孟获,只是当地蛮族酋长的意思。
三国演义中的孟获,地盘是所谓南中,也就是云南保山昭通以西,昆明以北,迪庆以南,缅甸东部和云南腾冲、瑞丽、怒江一带。
南中名义上属于益州管辖,下属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自从东汉以来,这里天高皇帝远,交通不便,山高水深,当地少数民族就不断叛乱。
这次孟获的叛乱,其实源于建宁郡豪族雍闿起兵反蜀汉,裹挟了除了永昌郡以外其他2郡,一共3郡起兵造反,向东吴示好。
少数民族领袖孟获只是被雍闿拉拢,准备捞一些现成的好处而已。
然而诸葛亮2万大军杀到后,雍闿部下恐惧,将雍闿杀死归降。其他2个郡,也被诸葛亮轻松打垮。
但少数民族领袖孟获不愿意投降,他凭借地形,继续和诸葛亮大军为敌,最终被击溃。
孟获带着兵逃亡,一面要求其他部落参战,继续和诸葛亮对抗。
诸葛亮大军南下追击,连续作战,终于在云南曲靖将孟获彻底打垮,后者投降。
只是南中的少数民族,并没有因此老实。说白了,很多少数民族刀耕火种,生存困难,必须要靠抢劫汉人为生。
所以,直到蜀汉灭亡,南中叛乱不断。
其实,直到雍正时期,南中才废除土司制度,形式上归属中国控制。
真正彻底将这里控制,还是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事情了。在这之前,红军长征通过这一代,尤其是彝族区,也是极为艰难,频繁遭受袭击。
历史证明,南征治乱是成功的,其攻心战略是有效的,政治经济效果是显著的。直到诸葛亮辞世,南夷始终未再叛乱,维护了蜀国统一,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蜀国南北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增进当地民众福祉
孟获的墓地在哪里
孟获是在三国时期南中地区。
孟获(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擒拿后被赦免,遂降服,此后不再叛乱,后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
《三国志》本传中未记载孟获事迹,史书《汉晋春秋》《襄阳记》《华阳国志》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人物争议
关于孟获其人,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民国时云南地方史志专家张华烂先生作《孟获辩》称孟获是“无是公”,他认为:“陈寿志(指陈著《三国志》)于南中叛党雍闿高定之徒,大书特书,果有汉夷共服之孟获,安得略而不载?其人身被七擒,而其名即为‘获’,天下安有如此凑巧之事?”
黄承宗认为,虽然孟获的生卒时间无法考证,但孟获是实有其人的。孟获的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