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故居 阅微草堂笔记属于笔记体小说吗
纪晓岚故居的介绍,纪晓岚故居的故居概貌,纪晓岚故居在什么地方?纪晓岚故居海棠树是何来头?为啥不让合影,纪晓岚故居里的海棠有何秘密,为何不能和它合照?“阅微草堂”中的“阅微”什么意思?
本文导航
纪晓岚的故居要门票吗
纪晓岚故居位于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住宅。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和从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纪晓岚于1805年去世后,因在珠巢街还有宅院,其子孙便将此宅“割半赁”与黄安涛,此后屡易主人,至1958年10月1日,晋阳饭庄在此开业,就再未有变迁。
北京纪晓岚故居图片
纪晓岚故居是一所两进四合院,紧临晋阳饭庄。故宅中旧物有前院的藤萝,后院的海棠,均为纪晓岚亲手栽种的。据说海棠树还记录了主人公的一段恋爱史!走进阅微草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陈列在展柜里的那杆长长的旱烟袋锅。人所共知,纪晓岚吸烟成癖,烟瘾奇大。他的旱烟袋锅是特别订做的,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编纂《四库全书》时,他从槐西老屋走到圆明园,只吸完一半,于是就落下了一个“纪大烟袋”的绰号。 纪晓岚故居为清式砖木结构,基本上属于两进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其布局为坐北朝南,临街大门为硬山顶吉祥如意式门楼,位于整个住宅的东南角。与大门洞相连接的西侧南房为四间开门的“倒座”。前院内有一架藤萝,相传为当年纪晓岚亲手所植。至今虽经两百余年,但仍枝蔓盘绕,绿叶遮天。老舍先生生前常坐在藤萝下的餐桌前,欣赏美景品尝佳味。前院正面为明三陪六的大厅,前山设一门二窗,围以砖雕,后山有门通内院,厅后有廊。厅内横梁上部均有木棂花窗。大厅内宽敞明亮,典雅华贵。厅后内院两侧,原有纪晓岚所栽海棠两株,今仅存东侧一株,至今仍枝干粗壮,花发似锦。后院正面即为“阅微草堂”。“草堂”平面呈倒“凸”字形,为前三后五、前出廊的硬山顶式建筑。前三间中间为门厅,左右两间各以隔扇相隔为“耳室”。后五间为“草堂”,东西通间,进深两间,共为十间。堂内北面正中设屏风,上悬“阅微草堂旧址”横匾,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纪晓岚故居饱经两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具有众多的历史烙印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两进四合院格局,占地570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第一进院由大门、正房及倒座房组成。正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五檩硬山顶,合瓦屋面,过陇脊,梁架饰有苏式彩绘,红油漆门板。倒座房在大门西侧,面阔三间,五檩硬山顶,屋面及装修均经后代改建。正房即第二进院的倒座房,面阔五间,七檩勾连搭加前廊一步。其南檐墙为仿欧式风格,屋顶建有砖砌镂空女儿墙,门窗为拱券式,券门及券窗均雕刻缠枝花卉。院内有一株200余年历史的紫藤萝。第二进院正房是纪晓岚当年的书房阅微草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檩,前接进深五檩的勾连搭抱厦三间,加前廊一步,均为合瓦硬山顶,过陇脊,梁架保存完好。
纪晓岚在北京故居介绍
纪晓岚故居,位于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住宅。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和从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纪晓岚于1805年去世后,因在珠巢街还有宅院,其子孙便将此宅“割半赁”与黄安涛,此后屡易主人,至1958年10月1日,晋阳饭庄在此开业,后来晋阳饭庄搬出,2003年重修后改为纪念馆,对外开放。
纪晓岚北京故居图片
旅游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很多人都去过纪晓岚故居,在景区中大家会看到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海棠树,可以说海棠是寓意特别好的一种花,但是纪晓岚故居中的这棵海棠树却有一个规矩,就是不能拍照,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规矩的由来。
纪晓岚确实是有才情的
其实大家对于纪晓岚还是非常了解的,是清朝时期非常有名的大才子,像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对他的描述也是非常的多,影视剧中的纪晓岚看得出有才且有急智,确实是非常有风采。
自古以来,都是才子配佳人,当然像纪晓岚这样的清朝大才子,自然也是有几段风流往事的,他故居之中的海棠树,其实也是代表了他一段特别难忘且让人惋惜的爱情故事。
凄美爱情故事
在纪晓岚小的时候,他是借住在他的四叔家中,纪家也算是书香门第,虽然不是高门大户,但也有许多世家有的规矩,比如和穷苦人家相比他们还是可以用丫鬟的。
某日,他四叔在沧州地区买回来一个丫鬟,这个丫鬟的名字叫做文鸢,小丫鬟长得非常讨喜,眼睛黑亮,脸蛋粉红,可说确实以长得非常好看,而她和纪晓岚之间也是日久生情,相处时间长了,二人便在四叔家老宅的海棠树下私定了终身。二人也是互相许下诺言,在纪晓岚考取功名之后,就会娶文鸢为妻,二人的感情也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
在这个时候纪晓岚的父亲为了让他考取功名,便将他接到了京城之中,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纪晓岚刻苦用功八年,八年时间中,他和文鸢之间并没有再见。
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之后,纪晓岚虽然在乡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但是他并没有高中举人,在五年之后,他又重新考了一遍科举,这一次他考取了解元,这个时候的纪晓岚家中已经为他安排了一位妻子人选,所以他也不得不娶妻。但是他这十几年来没有忘记和文鸢之间的约定,所以他决定回到四叔家去迎娶文鸢为妾。
纪晓岚的四婶也是非常了解他们二人的心意,所以有意撮合二人,但是在这个时候文鸢的卖身期限到了,文鸢的父亲也是发现了纪晓岚对文鸢的心意,所以他特意抬高彩礼价格,说要上千两的白银,这在书香门第的纪家看来,也算是狮子大开口了。而且文人家庭都有骨气,对这样的事情自然是看不惯的。所以纪晓岚和文鸢没能在一起,文鸢被他的父亲领回了老家。
文鸢对纪晓岚的爱意从未消减,可以说是日夜思念,不久之后她就病倒了,相思成疾后数日她离开了人世。知道这件事的纪晓岚也是非常的伤心难过,二人之间的缘分,也因为文鸢的死划上了句号。纪晓岚为了祭奠自己的这段爱情在自己的府邸之中种下了两棵海棠树,寓意也很简单,一棵是文鸢,一是代表他自己,但是没过多久代表文鸢的那棵海棠树就死掉了,所以纪晓岚故居海棠树不能拍照的传说就是这么得来的。
综述:其实现在看来,毕竟只是传说而已,信和不信也全都看个人想法,而且在很多的旅游景区也有类似这样的传说,像西湖边上的雷峰塔,很多民间的说法,与雷峰塔合影很可能会影响女子的婚恋问题,当然诸如此类的说法确实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传说也确实做不得准,主要还看个人的禁忌想法。
纪晓岚纪念馆全景图
纪晓岚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古代才子,虽然影视剧里演绎的纪晓岚形象和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有出入,但并不影响他的名气。现在北京就有纪晓岚故居,位于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不少游人都喜欢去参观一番,这座故居是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样式,古色古香。
影视剧里的纪晓岚把自己住的地方取名为“阅微草堂”,实际情况也如此。“阅微草堂”前院有藤萝,后院有海棠树,都是纪晓岚自己种下的。而这海棠树还有个讲究,据说大家去参观旧居时,最好不要跟这棵海棠树合照,很多人听过这个说法,却不清楚具体原因。
其实,这棵海棠树还有一段“背后的故事”,跟纪晓岚年轻时的恋情有关。古代不少文人都有借花树抒情、怀念佳人的习惯,唐代《本事诗》和宋代的《唐诗纪事》就记载了崔护、杜牧两人错过佳人,分别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名句的故事。
纪晓岚也写过类似的诗,题目叫《忆秋海棠》:“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红一怅然。”之所以写这首诗,是因为纪晓岚梦到了初恋文鸾,这文鸾本来是纪晓岚的四叔母身边最有脸面的一个丫头。
纪晓岚年轻时常常能见到文鸾,两人感情很好,四叔母见状,就开玩笑说,以后把文鸾许配给纪晓岚做妾室。两人的关系算是确定了,再后来,纪晓岚就去了京城为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但他第一次参加乡试却落榜了,第二次参加时终于通关,就想着娶文鸾进门。
没想到那时候文鸾早就去世了。原来,纪晓岚第一次参加乡试后,他的四叔母就已经张罗着把卖身纪府期满的文鸾嫁过去——“先四叔母李安人,有婢曰文鸾,最怜爱之,会余寄书觅侍女,叔母于诸侄中最喜余,拟以文鸾赠,私问文鸾,亦殊不拒。”
没想到文鸾的父亲不知听了谁的撺掇,张口问纪府要一大笔银子做彩礼,不然就不让文鸾进门。纪府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哪能忍受这样无理的要求,这门亲事告吹了,文鸾因此郁郁寡欢,没过多久就病逝了——“有妒之者,嗾其父多所要求,事遂沮格,文鸾竟郁郁发病死。”
可能是怕影响纪晓岚的心情,家人没有告诉他这件事。之后纪晓岚听说了,心里也非常不舒服。20多年后,文鸾忽然入了纪晓岚的梦,纪晓岚醒来后回想旧事感叹不已,就种下海棠树怀念文鸾,所以,纪晓岚故居的海棠树,代表着一段没有圆满的姻缘故事。
其实纪晓岚本来种了两棵,分别象征他自己和文鸾,但后来只有一棵保存下来。大家传说不能跟这棵海棠树合照,是因为它形单影只,又有悲剧爱情色彩,合照之后容易使自己婚姻爱情不幸。但传说终究只是传说,民间也传说女子不宜与雷峰塔合照,这些讲究有人信有人不信,只看个人心态。
阅微草堂笔记属于笔记体小说吗
阅微是一句恭谦的词语。“微言终日阅”就是阅微的来历了。
1、是说自己阅历少,有待于学习更多的微妙、微小之事,提高自己。
2、微言经常阅读,从中吸取营养。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阅微草堂”.他曾经专门为阅微草堂写过一首诗:“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千岩与万壑,焉得穷曲折。烟霞涤荡久,亦觉心胸阔。所以闭柴荆,微言终日阅。”
阅微草堂
纪晓岚故居,位于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住宅。
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和从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纪晓岚于1805年去世后,因在珠巢街还有宅院,其子孙便将此宅“割半赁”与黄安涛,此后屡易主人。
至1958年10月1日,晋阳饭庄在此开业,后来晋阳饭庄搬出,2003年重修后改为纪念馆,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