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大观楼 昆明大观楼旅游线路
昆明大观楼景点介绍一下,昆明市大观楼与岳阳楼齐名,为何如此”低调”?介绍一下大观楼,昆明大观楼现在门票多少钱?昆明大观楼景色如何?昆明的大观楼长联有几个字。
本文导航
昆明大观楼旅游线路
昆明旅游景点大观楼位于昆明市西南的滇池岸边,兴建于1696年。此处景色秀逸多姿,吸引不少文人雅士选胜登临,清乾隆年间寒士孙髯,傲然写下脍炙人口的180字长联,成为云南古今第一长联。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第一长联 中国十大名楼之一 昆明十大公园之一 浓缩昆明300多年的园林发展史
交通线路: 乘4、22、54、52、100路公车可到;市区内乘出租车,大约15元左右可到。
昆明大观楼有几个入口
说起中国的古代名楼,大家自然而然就会联想起黄鹤楼、岳阳楼等等,但其实,在云南省的省会昆明,也有一栋同样举世闻名的鼓楼,那就是位于昆明西郊的“大观楼”。
昆明的“大观楼”,跟黄鹤楼、岳阳楼以及鹳雀楼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可见其地位之高。现在,昆明大观楼位于“大观公园”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怀古。
大观楼之所以去大观楼,是因为它那享誉国内外的天下第一长联,为清代孙髯翁所作,共180字,洋洋洒洒,气势恢弘。大观楼更是我国十大名楼之一,曾与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齐名,在我的印象中,昆明的大观楼,伟岸高耸,在西南地区,一定是赫赫有名的一处胜景。但是我所看到的大观楼,像一个过气的明星,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历史地位。
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间,建筑风格独特,因为面向滇池,登楼观赏滇池,风景绝好,因此得名为“大观”。现在,昆明的“大观楼”已经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大观楼”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它的大门口,还挂着一副“天下第一长联”,这副对联多达180个字,用了整整三排,感觉真像是在写长篇大论。现在“大观楼”也是向公众开放的,你可以登上最顶层,去远眺滇池风光,让你能真正感受到“大观”的含义。
不过,相对于昆明市中心免费开放的翠湖公园,很多人还是难免诟病“大观公园”的20块钱门票其实不应该收,那样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来观赏昆明的这栋滇池边的古代名楼,更有利于昆明旅游的发展。
那么,你有没有来过昆明旅游呢?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你在昆明有没有去“大观公园”看过“大观楼”?你知道昆明的“大观楼”是跟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吗?你觉得“大观公园”应该收门票吗?
大观楼是什么位置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抚王继文兴建。
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一百八十字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毛泽东评价其“从古未有,别创一格”,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
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楼毁于兵燹。
同治五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再修。光绪十四年(1888)赵藩重以楷书刊刻长联。大观楼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
扩展资料
1998年,为迎接99世界园艺博览会,省市政府投资2500万元,征用近华浦西面197.4亩土地,开辟大观西园。鱼池柳堤,溪流石桥,芦苇芙蓉,芳草萋萋。至此,大观公园总面积47.8公顷,其中陆地23.1公顷,水面24.7公顷。
大观公园以长联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游览区,分为近华浦文物古迹景区、南园中西合壁园林景区和西园现代园林景区三大部分,是滇池草海北滨的大型风景名胜区。
东园位于近华浦东面,由“邱商、柏园”两处私家园林组成,东面、南面临大观河入滇池草海航道。园内荷塘交织,柳堤环绕,景色幽深,荷塘畔、柳丛中建有四方重檐“小观楼”,公园管理处。
大观公园盆景园占地4500平方米,是昆明地区最大的盆景园。园内佳木葱茏,齐花烂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辉,各式盆景星罗棋布。蜿蜒的粉墙边,盘曲的亭廊旁,布满了以树木为主,配以山石的盆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观楼
昆明大观楼的主要景点
截止2020年10月,昆明大观楼的门票价格是:成人26元,优惠票13元。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抚王继文兴建。
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一百八十字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毛泽东评价其“从古未有,别创一格”,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
扩展资料:
建筑特点
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第一名胜”,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骚人墨客登楼歌赋。
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临安知府王文治在《秋日泛舟近华浦》诗中写道:“忆偕诗太守,高宴集朋辈。丝竹贯珠玑,篇章出瑰怪。”吟咏近华浦的诗词,有的描绘山光水色,有的粉饰“太平盛世”,有的歌功颂德,不外吟风弄月,离愁别恨。
布衣寒士孙髯翁,一扫俗唱,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上联写登大观楼骋怀,所见到“五百里滇池”的四围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清道光年间“五华五子”中之戴絅孙评价长联“浑灏流转,化去堆垛之迹,实为仅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观楼
昆明最近的大观楼图片
“太华山下水如油,云净沙明逼晚秋;第一风光谁识得,背人先上大观楼!”在昆明城西南郊的滇池之滨,有一座大观楼公园,园中的大观楼是我国名楼之一,也是观赏滇池的绝佳之境。
大观楼公园与苍翠起伏的太华山隔水相望,这里碧水涟漪,长堤垂柳,百花争艳,荷塘鱼跃,楼外有楼,景外有景,既有自然湖山之交,又有古典园林之美,是一座远近闻名、风光秀丽的湖滨公园。
大观楼在过去被称为“近华浦”,早年滇池水位很高,宋元时大观楼一带还是波涛滚滚,元明以来不断开挖海口河,滇池水位下降,水域缩小,现在的大观楼一带才渐渐露出水面,成为小岛,但周围仍是一片水乡泽国。
因这里与太华山隔水相对,故称“近华浦”。近华浦在明末清初仍然是一片芦苇沼泽,与滇池草海连成一片。清初,平西王吴三桂统治云南时,疏挖了小西门至近华浦草海的河道,以便把滇池沿岸的粮食运进城内,这条河当时称为运粮河,今称大观河。
大观楼公园内景色斐然,水树相接,绿树葱郁,自然景观与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结合得完美无瑕,造就出天人合一的情致。园内回廊、曲堤、拱桥、牌坊、水榭、亭阁等古典建筑隐匿于绿树之间,倒映于湖水之上,挥洒出一片古韵情怀。
康熙二十九年,巡抚王继文路过此地,见这里湖光山色优美,视野开阔,于是大兴土木,挖池筑堤,种花植梆,兴建了大观楼及周围建筑。大观楼原为两层,因面临滇池,登楼四顾,景致极为辽阔壮观,故命名为“大观楼”,并与岳阳楼、黄鹤楼齐名。
清道光八年,云南按察使翟锦观将大观楼由原来的两层建为三层,登上大观楼,临湖眺望五百里滇池,见海水澄清,波光浩渺,“秋水共长天一色”,组成一道迷人的风景。远瞻西山,若隐若现,顿觉爽气袭来;俯瞰湖上,帆影悠悠,“无波不觉扁舟小,短缆徐牵过柳堤”的自然景色,尽收眼底。
大观楼建成后,其多姿秀逸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选胜登临,饮酒赋诗,但多数吟风弄月之作。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一扫他人俗唱,写出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一百八十字长联,由昆明诗人、著名书法家陆树堂书写,刊刻后悬于大观楼前,不少人为之叫绝赞赏,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
自长联一出,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大观楼也就因此闻名遐迩。有人说,大观楼长联是诗、是画,呈现了滇池之畔的美景;有人说,它是历史的镜子,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远见卓识的喷薄而出。
秀美的风光,令人惊奇的长联,以及古典的园林景色,都使得大观楼公园名声斐然。
云南省昆明的大观楼图片
180个字。
大观楼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大观路284号大观公园内,为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占地400余平方米,因大观楼长联而闻名。 大观楼在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巡抚王继文兴建。道光八年(1828年)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
咸丰七年(1857年)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年)再修。
大观楼为一座三重檐攒尖顶云南传统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四周设有月台,南面面水,月台周边为石灰岩方整石所砌,上墁石板,建筑西面和长廊相接。
大观楼既为滇中古建筑珍品,又与其长联相映增辉,形成滇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昆明深厚的人文积淀相结合的文化景观,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融。
1983年,大观楼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大观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康熙二十年(1682年),湖北僧人乾印和尚在近华浦创建观音寺。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科相继修建了近华浦的摧耕馆、观稼堂、牧梦亭、漏月亭、澄碧堂和大观楼。
沿堤先后辟浴兰渚、唤度矶、涤虑湾、问津港、送客岛、适意川、忆别溪、合舟亭,聚渔村等亭、台、楼、阁、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楼阁建好后,他发现站在楼上,一眼望去,碧波荡漾,渔帆点点,心旷神怡,大有观,于是取名大观楼。
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主持重修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奕詝询兵部侍郎、云南晋宁人何彤云滇池湖势,何彤云“历陈大观情形”,咸丰遂题赐“拔浪千层”匾。
咸丰七年(1857年),云南“回民起义”,由东、南、西三面进攻昆明,迤东回民马德新、马如龙、徐远吉一道率领滇南回民起义军进攻昆明。5月21日,滇南起义军进围昆明时与守城清军开战,南城外六街三市火光冲天。
南面由滇池乘舟进攻的回民路过近华浦时,放火将大观楼及其后的观音寺、华严阁一并烧毁。
同治三年(1864年),云南提督马如龙主持重建大观楼,历时两年,并亲自为重建落成后的大观楼题写了《重建大观楼记》手札。现存大观楼即为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
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观楼